第07:散花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油茶花开

  □ 江红波

  秋菊绽放,是我回家的一路繁花。

  桃源村的田畈,横心岭的山峦,都是它们的灿烂身影。黄色是身姿,在风中摇曳,是村民的最爱,也是朋友圈的欢喜。周末到了,情不自禁地回山里帮忙。到家的时候,母亲拿着电饭锅内胆,在淘米:“草鞋坪上还有两篮菊花,你去背吧,我烧中饭。”

  草鞋坪,站在村口的石桥上,需要仰望才能看到的山顶。我回家就是看看能做些啥,帮个小忙。小路从车站背后蜿蜒而上,很快到了木鱼墩。我驻步歇息,眺望对面的山峦,却没看到多少的菊花,入目是一棵棵开满白花的树,如披着婚纱的女子,似乎在举行集体婚礼。确切地说,是漫山的油茶开花,开得热闹而喧嚣。

  油茶花开,群山洁白,这是老家近年来的一道风景。我眼前的山坳里,也有着成片的油茶花。山地陡峭,不适合种茶树的,就种了油茶。十多年前,镇政府号召发展多种经济,茶棵地的空闲处,茶棵地与树林的交界处,也就栽了油茶树。茶棵年年修剪,油茶树自由生长,不知不觉,油茶树像鹤立鸡群一样,张扬了起来。

  油茶树知道自己的地位,默默地成长。它们没法选择出生,既然有了自己的土地,能安身立命,就努力生存。它们逐渐繁茂,沐浴着春风,笑看雨雪。在地里长得葱郁葳蕤,树叶浓密,几年下来,高高大大地站在茶园边上,守候一方的天空。开花、结果,阳光、雨露,成山野的风景。四五月里摘春茶,油茶树遮挡着阳光,村民有了遮阴的所在,这是以前没想到的。

  深秋开花,漫山遍野一树一树的白。经历了一年四季、风霜雨雪,到来年秋天才成熟。这与油菜秋天播种、春天开花、初夏收割,有着很大区别。油茶籽在树上的时间长,且是木本植物。在讲究生活品质的时代,茶油的身价开始提升,是餐桌上的新宠。

  白色贡菊或是金丝皇菊,还是花骨朵儿,星星点点的,绽放采摘要等上半个月;山芋在泥土里酝酿思考着,是淀粉还是糖分,才能获得人们喜欢。油茶看着它们在自己脚下,想着这样那样的心事,心里一乐,咧开了嘴巴,黑色的茶籽露了出来,告诉村民成熟的消息。

  过了霜降,摘油茶籽的日子就如期而来。山里的父母忙不过来了,一个电话过来,在小城上班的子女,也就趁着周末,匆匆赶回去帮忙。红色绿色的油茶籽,像一个小桃子,在绿叶间醒目着。一手扶着枝丫,一手摘,三五个就一把,握不住了扔进身后的背袋里。绕着油茶树,上下张望,伸手缩手,身后的袋子就有了分量,感觉到它们的实诚。

  油茶树是乔木,长着长着,就成了一棵大树。籽儿高高在上地看着你,村民一点脾气没有,站在地上,怎么跳都够不着,只有攀到树上去。油茶树通人性,枝条极有韧性,脚尖蹬着树杈,承受不住的它就软下来,但不会折断。顺着它的那份柔软,枝条拉过来,拉下来,油茶籽就盈盈握在手里。

  父母忙不过来的时候,我也常回家帮忙。背袋装满了,倒进大的化肥袋。一棵树一棵树地瞧过去、摘过去,大袋也就满了。油茶树在半山腰,绳子一捆,俯身弯腰背在身上,背到山脚下,扎上独轮车,“吱吱呀呀”地推到了家里。倒在门口的晒场上,或是屋顶的水泥平台上,油茶籽经过烈日暴晒几日,有的就自动裂开,滚了出来。一袋一袋地搬到堂屋,倒入竹匾,剥油茶籽。晒出裂缝的油茶籽,轻轻一掰,籽儿就出来了,黑黝黝的,油光可鉴。

  三担螺蛳四担壳,茶籽晒干了,一袋一袋地装起,而那大堆的外壳晒干了可以烧锅。这些油茶树,平时不管不顾,就秋天里忙碌几天,收购的小贩就来了,七八块钱一斤,村民也就有了丰盈的收入。当然了,油茶籽挑到邻村的油坊里,榨几斤茶油,味道也是不错的。

  土地上的事情,忙碌了才有收获。这满山的油茶树,多少慰藉着辛苦的村民。它们的到来,让村民多了一份收益,生活多了一份期许和幸福。

  白色的油茶花,就那样站着,绽放在山峦上。今年花开满山,明年又是硕果累累,想想就是快乐的事。抬头看看山顶,油茶花笑脸相迎,那陡峭的路,也变得平坦起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时事·科普
   第04版:公益广告
   第05版:文化徽州
   第06版:长三角
   第07版:散花坞
   第08版:生态康养
有个竹匠叫“老金”
遇见白鹭
水的华章
雨后山色新
油茶花开
北方小城
黄山日报散花坞07油茶花开 2024-11-27 2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