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纪念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09年07月15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内名人赞黄山
刘海粟
石 涛
黄宾鸿
渐 江
李可染
刘海粟
  李 白(70I一762) 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李白游历黄山,写下了《赠黄山胡公晖求白鹇(有序)》和《送温处士归白鹅峰旧居》两首,在后一首中留下了:“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的名句。在结尾处,李白恋恋不舍地写下:“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可惜这一愿望李白并没有实现,这是李白的遗憾更是黄山的遗憾。

  范成大(1126—1193) 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治所在今江苏苏州市)人。范成大于绍兴年中进士后,得任徽州司户参军一职,在徽州盘桓达六七年之久,曾游览黄山,作有《浮邱亭》、《天都峰》、《温泉》等诗。他诗赞:“黟山郁律神仙宅,三十六峰雷雨隔。”

  徐霞客(1586——1641) 明代著名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二月和万历四十六年(1618)九月初两次游黄山。作《游黄山日记》(前后)两篇。据清闵麟嗣《黄山志定本》载,有人问徐霞客:“游历四海山川,何处最奇?”徐氏回答,“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民国间,歙人汪鞠卣在《黄山杂记》中曾据徐霞客诗意归纳出:“昔人谓五岳归来不看山,余谓游过黄山不看岳。”从此“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一语,在民间广为流传。

  董其昌(1555—1637) 明代书法家,字思白,玄宰,华亭(今属上海)人。董其昌流连新安山水,曾数次登临黄山。他曾著文为黄山鸣不平:“方域内,岳有五,封有十二,黄山不得一焉,未为山灵羞。”

  渐 江(1610—1664) 清初著名画家,安徽歙县人,俗姓江,名韬,字六奇。入佛门后号渐江,又号弘仁。明亡后,游武夷为僧。归黄山,往来于云谷、慈光二寺间。深爱黄山之胜,足迹遍全山,深得松、石、云、岩、壑之精髓,工山水,作品多“层峦陡壑,伟峻沉厚”。与查士标、汪之瑞、孙逸合称“海阳四家”,创黄山画派。所作《黄山真景册》,写山中名胜五十处。他赞曰:“人言始信峰,到峰方始信。”

  石 涛(1642——1718) 清代著名画家,俗姓朱,名若极。明亡后,随兄出家为僧。康熙六年(1667),在黄山“搜尽奇峰打草稿”。之后,屡游黄山,对黄山体验深切,曾说“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石涛以黄山为师,抒发胸臆而创新造化,画出了黄山的气势特色。《黄山八胜图》是其传世精品。石涛为黄山画派奠基人之一。

  袁 枚(1716—1798) 清代著名诗人,字子才,号简斋,浙江钱塘人。曾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初夏,以68岁高龄游黄山,入山7日,沐浴温泉,观赏慈光寺,登文殊院,到炼丹台,上光明顶,观始信峰,踏清凉台。写有一篇游记和40多首记游诗,对黄山景色赞不绝口,他在游记中写道:“恨不能化千亿身,逐峰皆到。”

  龚自珍(1792—1841) 清代思想家、诗人。字璱人,号定庵,又名巩柞。浙江仁和(今杭州)人。21岁起随父居徽州3年。作《黄山铭》,赞黄山“赧岱惭衡。”

  陈九陛 清代康熙年间,太平县县令。他被黄山景致所倾倒,为北海狮子林撰联赞叹:“岂有此理,说也不信,真正妙绝,到者方知”,始信黄山天下奇。

  汪律本(1867—1931) 近代学者,字鞠卣、鞠友、旧游,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举人,安徽歙县人,汪采白叔父。与黄宾虹、许承尧极友善。他在《黄山杂记》中曾据徐霞客“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语意,归纳出:“昔人谓五岳归来不看山,余谓游过黄山不看岳。”从此“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一语,在民间广为流传。

  汪采白(1887——1940) 近代山水画家。字孔祁,号洗桐居士。歙县人。平生多次漫游黄山,曾任黄山建设委员会委员,曾言: “吾乡黄山,到处皆可入画,且奇致横生,超越常规,迥非寻常山水所可比拟……”

  刘海粟(1986——1994)著名画家。一生十上黄山,他曾经不止一次地告诉人们:“我见过欧洲好多名山,没有比黄山更美丽的了。”他有一枚印色上刻,“昔日黄山是我师,今日我是黄山友。” 他在《黄山谈艺录》一文中曾写道:“黄山为天下绝秀,千峰万嶂,干云直上,不赘不附,如矢如林。幽深怪险,诡奇百出,晴岚烟雨,仪态万方。其一泉一石,一松一壑,不仅触发你的诗思,惠你画稿,提供无限美境,或使你心旷神恰,或使你无言对坐,寝食皆废,终日忘机,以至阔别数十年后,仍能保持极深印象,一朝念及,回忆便如飞流倾泻,纵然白发垂耳,心情也贴近生命的春天!祖国山河,如此壮丽,如此丰饶,怎不令诗人袖手,画师折腰?! ”

  “朝朝暮暮山常变,暮暮朝朝人不同。山越变越美,人对自然美的理解及表现手法也越变越新。” 

  宗白华(1897一l986) 美学家、诗人、教授。江苏常熟人,原名宗之槐。他的自述《我和艺术》中这样写黄山:“艺术趣味的培养,有赖于传统文化艺术的滋养。只有到了徽州、登临黄山,方可领恰中国之诗、山水、艺术的韵味和意境。”

  陶行知(1891—1945)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一生虽没到过黄山,但他从书籍诗文及照片中对黄山有深刻的了解,他曾说:“世界上只有瑞士一个地方能与我的故乡黄山相比”。他曾写诗表达他终老黄山的愿望:《题黄山游记》:

  少年生长黄山边,足迹未到黄山前。 

  黄山之神如有灵,应已记过万万千。 

  我身未到黄山巅,我心已见黄山之尊严; 

  三十六峰似曾到,峰峰与结梦中缘。 

  泰岱匡庐虽奇异,比我梦中黄山远不及。 

  人生为一大事来,丈夫志在探新地。 

  屈指三万六千场,归老黄山终有日。 

  此日终须到,此约今日立。 

  黄山与我愿毋违,看取方子之书助相忆。

  张大千(1899—1983) 当代著名画家。原名爰,号大千,四川内江人。张大千曾三次登临黄山。在黄山期间,张大千画稿盈箧,拍摄风景照片数百幅;还作诗数十首,诗中有“纵教折骨山中死,此地今生也再来”之句。

  李可染(1907—1989) 国画家,江苏徐州人。1949年起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专长山水画。早年曾到黄山写生,1978年重游黄山,历时月余,在玉屏楼、北海、西海写生,绘制了30多幅黄山作品。曾感慨:“不知黄山真面目,岂敢狂作黄海图。”并说,“要画好中国山水画,必须从黄山山水写生中去学习体验。黄山天然多巧石,奇松姿态美,山岩多皱法,最宜画山水。”

  老 舍(1898—1966) 现代作家、戏剧家、文艺评论家。原名舒庆春,又号舍予。1965年7月——8月间,老舍陪同夫人胡洁青及其爱孙到黄山休养。休养期间,作黄山诗八首,其中一首《黄山小诗》这样写道:天都奇伟海云幽,莲蕊莲花高入秋。欲识黄山真面目,风华半在玉屏楼。

  王朝闻 著名美学家,1978年曾两次来黄山,写了散文《黄山好》、《黄山石》等文章,他曾说:“如果不亲自上黄山,只看照片或山水画,也许不免引起误会,以为黄山之美,一棵“迎客松”就代表得了。其实,不出名而又各具丰采的黄山松,多得难于一一记述。”“人们喜欢黄山石,虽不是从实用的目的出发,但它所以能引起人们欣赏兴趣,都是因为它在无意之中反映着人们的社会实践,因而这样的“作品”对人们说来才是美的。” “我想,上过黄山还要再上的原因,不会是千篇一律的。据说老画家黄宾虹九上黄山,想来总是因为黄山对人们是一种内容丰富的观赏对象,总因为人们对黄山会不断有所发现,也就是反复地对自己有所肯定”。

  郭 因 著名的美学理论家,曾多次游黄山。1983年他写过一篇《好逑传与和天都峰》其说道:“看起来,山水之美,一峰独秀是不行的,必须有峰、壑、路、树,以至每一丛草,每一个石块的有机组合、整体和谐,才能给人以足够的美感。”“黄山以它的奇、以它的美,迷住了所有见过它的画家们。”“我过去也曾认为自然美主要美在形式,现在看来,很不妥,就黄山而言,形式固然美,但更美更迷人的还是黄山的真精神、真品格,真性情。”“玉屏楼一带,莲花峰一路,美就美在有如众星拱月,既有月亮的清辉,又有群星的灿烂。”

  赵无极 法籍华人、当代著名画家。1983年9月,赵无极应中国文化部的邀请回国观光,赵先生回国后第一个愿望就是游览黄山,当他如愿地登上黄山后,发出了一阵惊叹:“我去过世界上许多名山大川,今天才饱览了无与伦比的黄山。她有感情,有个性,登黄山是我梦寐以求的愿望,我将以我的名声,用我的画笔,描绘黄山,赞美黄山。”

  琼 瑶 台湾著名女作家,原名陈喆,生于湖南衡阳。1992年5月下旬与丈夫平鑫涛等人来山游览。她以女性的细腻与作家特有的感觉感受了黄山秀峰翠峦、风云变幻的美景:“黄山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不愧为天下名山,人间仙境”,“在梦笔生花下打围,陡使我文思泉涌”。

  单德启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建筑界泰斗级专家,2002年初,有关媒体指责黄山“黄山遭到严重破坏”,被海内外部份媒体恶意炒作后,在社会各界激起了广泛的反响和关注。曾经参与黄山规划、设计并目睹黄山二十多年变化的清华大学教授单德启,对黄山旅游开发和保护所取得的成绩作了充分的肯定。他指出:“我有幸二十多年来,数十次上黄山,耳闻目睹黄山的变化;无论是黄山自己与自己比,还是与国内外其它一些风景名胜区比,其成绩和长处是有目共睹的。” 

  曲格平 全国人大常委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世界知名环境专家。2002年5月,曲格平考察黄山后认为“黄山的美丽无与伦比,是我看到的世界最美的地方。黄山的管理水平是国际先进水平,一些办法看似很笨,但很有效,有效的才是先进的。” 曲格平同志还为黄山题词“人类生态第一山”。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文学副刊
   第04版:纪念特刊
   第05版:纪念特刊
   第06版:纪念特刊
   第08版:纪念特刊
   第09版:纪念特刊
   第10版:纪念特刊
   第11版:纪念特刊
   第12版:纪念特刊
   第13版:纪念特刊
   第14版:纪念特刊
   第16版:
黄山——地球的天堂
国外名人赞黄山
国内名人赞黄山
黄山日报纪念特刊14国内名人赞黄山 2009-07-15 2 2009年07月1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