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旅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5年06月27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共景区不能沦为地方政府的“小金库”
  □ 曲 征

  端午小长假期间,外出旅游的人数增加,景区门票价格又一次受到关注。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至少有7地超过20家景区纷纷表示涨价。其中不乏公开违规涨价,有景区为了规避监管则实行“打包加价”。(6月22日新华网)

  景区涨价的主要原因,据说是“成本压力大”,但是记者调查发现,许多景区门票收益并没专门用于景区建设,而是摇身变成“唐僧肉”,成为许多部门,尤其是地方政府抽取提成的对象。

  举例来说,据峨眉山景区的年报披露,游山门票扣除各项税费后的50%左右要上缴峨眉山管委会,此外还需从门票总收入中提取1.5%和3.5%作为“景区新农村建设资金”和“景区专项资金”,其余的才计入景区门票收入。再以张家界景区公布的数据为例,在武陵源核心景区180元的门票中,除了36.5元的“资源有偿使用费”,市、区、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三级单位要提取共计51元的“基础设施建设费”,真正用于景区的“运营维护成本”仅71元,占比不到40%。此外,市区处三级单位还提取了8元的“价格调节基金”。总计交给政府部门的费用超过了票价的一半。据记者了解,在安徽九华山风景区,九华乡和九华镇的民生工程建设资金也要从景区门票收入中“挤出来”。

  本该“取之有理,用之有道”的景区门票收益,没有专门用于风景名胜区的保护管理以及景区工作人员的管理费用,其中的一部分进了地方政府的腰包,景区只好利用不断涨价的方式弥补经费不足。面对这种局面,理应就门票收入使用范围出台相应的法规性文件,但是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这方面的统一规定。

  门票收益成为地方政府的“小金库”,就为景区采取各种手段违规涨价创造了条件。同时因为地方政府在门票经济中分一杯羹,对于违规涨价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莫说尽到监管责任,一些地方政府还要扮演景区涨价幕后推手的角色。

  于是,景区门票涨价之疯狂就成了“世界之最”:国内知名景区门票价格,其票价基本上在200元/人以上,而国外的一些景点如日本富士山免费,韩国汉拿山免费,俄罗斯克里姆林宫150卢布(约合人民币45元),法国卢浮宫8.5欧元(约合人民币85元)。外国的公园和自然景观基本不收费,历史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象征性收费,比如美国的科多拉多大峡谷是世界自然遗产,其门票为25美元/车(含车内所有乘客),买一张票就可在7天内自由进出景区。在美国,游客利用80美元的年票,可以游遍300多个国家公园和纪念公园!而我国的景点除了门票价格奇高,“票中票”现象还十分严重,入景区收门票,进了景区再进独立的景点,还要收门票。如此还不过瘾,还要再三抬高门票价。门票说涨就涨,与地方政府把门票经济变成自己的“小金库”有很大关系。这一点,必须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旅游
   第04版:特刊
泰伯:以“罚”闻名的城市
《徽歙竹枝词》里的雄村
坐上高铁来徽州
长陔岭之夏
公共景区不能沦为地方政府的“小金库”
本版责任编辑
黄山日报旅游03公共景区不能沦为地方政府的“小金库” 2015-06-27 2 2015年06月2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