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综合新闻·广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4年09月05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民政局建立解决困难问题长效机制
  本报讯 记者胡利龙报道 近日,屯溪区新潭镇一陈姓村民因突发喉癌造成生活临时困难,该区民政部门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得知情况,立即给其送去1500元临时生活救助金,缓解了其燃眉之急。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市民政局按照活动总体要求和部署,深入走访调研,积极回应群众期盼,结合实际,建立起解决基层、一线和群众困难问题的长效机制,取得实效。

  完善困难群体生活保障制度。下发了《黄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意见》,结合我市实际,完善保障政策措施,切实维护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制度规定,我市对困难群体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逐年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和人均补差标准每年确保提高10%以上;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确保每年增长10%以上;政策范围内的医疗救助比例每年保持一定幅度提高。

  健全完善临时救助制度。以“托底线、救急难”为目标,全市民政系统积极开展对临时生活困难群体救助工作,在救助范围上注重实现全覆盖与救重点相统一,在标准设定上注重“托底线”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在程序上努力实现规范操作与快捷办理相统一,切实解决好困难群众的急难问题。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临时救助927户,发放救助资金146万元。

  建立救急难发现机制。以国务院颁布《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为契机,对全市困难群体进行了全面排查,切实掌握他们的基本生活、参合参保、就业再就业、灾后重建、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明确救急难责任主体,要求区县政府和乡镇街道建立领导包保责任制,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及时发现困难予以救助;设立并公开社会救助热线电话,畅通困难群体申请救助和有关人员发现报告的渠道;加快构建“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制度,为解决困难群众“求助有门、救助及时”打造绿色通道;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确保准确判断急难情况,确保救助对象认定的准确性。

  加大社会养老事业培育,加快农村敬老院和社会办养老机构建设。今年,全市将完成10个敬老院的新建、改扩建任务,新增400张床位;完成9个项目的社会办养老机构的建设任务,新增养老床位800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03版:文化
   第04版:创建5A景区专版
债权转让公告
深山教学点老师大爱留童心
新丰乡板栗铺就富裕路
屯溪区政策性农业保险渐入人心
图片新闻
休宁县普查全县城镇劳动力资源
图片新闻
屯溪区“一村一警”贴心便民
市民政局建立解决困难问题长效机制
司法拍卖公告
本版责任编辑
停电公告
讣告
机动车驾驶人交通安全信息卡(牡丹畅通卡)解读 (二)
黄山日报综合新闻·广告02市民政局建立解决困难问题长效机制 2014-09-05 2 2014年09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