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4年09月05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屯溪区“一村一警”贴心便民
  本报讯 今年8月中旬开始,屯溪区全面推广农村“一村一警”模式,提升农村防控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农村地区“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目标。

  8月31日,包村民警杨金友利用周末时间来到奕棋镇查塘村走访,下村前他就主动联系了当地联村干部,对村情民情进行大致了解。当天,他走村入户、和村民面对面聊天,了解和收集到不少第一手资料,杨金友将其记录整理成文字,便于今后工作。这次下村,他专门带了一些防盗防诈骗的宣传小折页,提醒村民注意防范。杨金友还主动询问老百姓,看哪家需要代办身份证、护照等,为村民解决实际困难。

  屯溪公安分局在保持现有岗位和职责不变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把机关警力下沉到村、社区,让民警最大限度地“接地气”,把警务延伸到村(社区),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让群众熟悉民警、让民警熟悉群众,加强治安防范,维护农村安全。截至8月底,43名“村警”已到36个村报到履职(个别村配备两名村警),他们根据辖区治安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打防控管工作。据了解,这些“村警”是屯溪公安分局从局机关中遴选出来的优秀人员,他们利用休息日下村的主要工作是采集信息、调解矛盾纠纷、宣传法律政策、组织治安防范和开展便民利民服务。这支队伍旨在发挥夯实公安基层、有效服务基层群众、切实维护一方平安的作用。

  为确保工作不走过场,屯溪区公安分局对包村民警制定一系列硬性要求,如必须利用周末、节假日等休息时间下村、每月下村不少于2天。同时规范驻村民警工作日志,严格规定“村警”在工作中以法制宣传为基础、以治安防范为重点、以化解矛盾纠纷为抓手,构筑基层一线的治安堡垒。区公安部门抓住“农村人口管理、治安防范、服务群众”三个环节,努力实现人口管理常态化、信息工作基础化、群众工作日常化的新型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模式。

  谈到“一村一警”时,新潭镇新潭村党支部书记汪军平说:“村里的治安环境进一步改善。”一些村民则认为,民警拿百姓当亲人,村里平平安安的,村民们也更安心。 ·毕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03版:文化
   第04版:创建5A景区专版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等
我市与北国投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屯溪区“一村一警”贴心便民
颗粒归仓农家乐
歙县“一事一议”惠农利民
全市2013年度质量白皮书发布
我市9个节目晋级省群星奖决赛
《长江》特种邮票将在黄山景区首发
市民政局建立解决困难问题长效机制
图片新闻
黄山区建成开放民俗非遗博物馆
本版责任编辑
温馨提示
报头
广告
广告
广告
黄山日报一版要闻01屯溪区“一村一警”贴心便民 2014-09-05 2 2014年09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