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行“一站式”服务,实施整体联动运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会管理服务群众的新途径和新方法,进一步健全为群众办实事、解民忧、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的长效机制,在乡镇探索建立了“为民解难”一站式服务平台。在服务内容上,以为民解难服务中心为载体,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调解服务、平安服务、信访服务、政策服务和救助服务等主要内容。在工作目标上,建立多部门“一体化”运作模式,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增强合力、办事快捷、反应灵敏、防范有力、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在力量保障上,为民解难服务中心办公室挂牌在综治中心,主任由乡镇党委书记兼任,负责中心全面工作;中心专职副主任由镇综治中心专职副主任担任,负责中心日常工作,常驻中心办公;镇综治维稳办、司法所、公安派出所、信访办、安委办、民政办、劳保所、妇联、共青团等部门负责人为服务中心成员单位,根据需要将部分重点企业、重点单位负责人吸纳为服务中心成员。在机制运行上,做到一个体系领导、一个平台统揽、一个窗口服务,协调配合,高效便捷,规范有序推进中心工作常态化,由过去的“单打独斗”向集中各部门职能“全面覆盖”转变,形成了各负其责、协同作战的工作格局。与此同时,以镇为民服务中心为龙头,村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室为基站,细化为民服务事项,完善全程代理程序,变“被动服务”为“主动代理”。
二、推行“点名式”接访,畅通诉求表达渠道。2010年,黄山区以打造阳光信访、和谐信访和质量信访为目标,推出了领导挂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为扎实开展好此项工作,一是建立了“四结合”机制,即领导班子、纪委、司法、信访四结合,分类处置、限期回访的挂牌接访工作新机制。二是在实际操作中坚持公开透明,即接访信息公开、办理程序公开、办理结果公开,让群众感到点名接访的方便、快捷和有效。三是做到程序规范,达到“六有”要求,即有接访单、有包案下访登记表、有答复意见书、有回访单、有接待室、有案卷资料。四是坚持精品服务,在接访中做到“五个一”和“五个要”,即“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茶解渴,一席话语解惑,一条途径暖心”和“接待群众要热心,疏导劝解要耐心,关系协调要顺心,息诉罢访要诚心,办理接访要用心”。
三、推行“保姆式”代理,强化政府职能转变。黄山区乡镇为民服务中心主要含农技、文化广播电视、计生服务、水利、劳动保障事务、新型农村合作六个部门,整合了农经站便民大厅,结合乡镇实际,为方便群众办事,相关站所、部门全部在一楼办公,实行“全程代理,一站式服务”。为民服务中心负责镇职责范围内的审批或代理的事务,组织、协调劳动保障、计划生育、证照申领、税费缴纳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行政事项。对群众要求代理的事项,再小也代理,不推一份责,对申请人提供咨询、留言、陪同和转告等服务事项,接受来信来访、政策咨询等工作,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