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5年08月28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联新考说邓拓
  □ 徽州区 黄 新

  “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此联为清朝邓拓自题于书房的楹联,联语意蕴深厚,文辞洗炼。笔者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曾在徽州“书画收藏之乡”——西溪南村一农家见到,继而记录在日记中。

  不久前,黄山市老记协主编《徽州楹联集粹》一书,笔者应邀为该书徽州区主笔,故将此联收录。因旧联不存,便邀请徽州书法家、启功艺术传人汪庆誉先生书写。

  联中“大雅”泛指诗词,意指春风雅量高远,有包容接纳万物的大爱情怀。这是何等气度!作者又是何等的清高。

  关于邓拓,笔者只知其学名邓子健,随父在福州就读中小学。他的父亲邓欧予是清代末年的举人,民国后长期在福州执教。邓拓受家风、世风熏陶,对人文历史、书画艺术颇有兴趣。在福州读书时,他常与同学焚香赛诗,纵论古今,评点时政。1926年,北伐军入闽,邓拓受时局影响和进步书刊启发,开始探索人生真谛,对“科学与人生观”、“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社会史”有着浓厚兴趣。他在1929年高中毕业后外出壮游,有《别家》一诗言志:“家山何郁郁,白日亦凄凄。忽动壮游志,昂头天柱低。”

  不久前,黄山市老记协联系老剧作家陈长文时他咨询,此邓拓是否为当年人民日报社上常著言论的社长邓拓?那个邓拓可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三家村札记”曾引起国人“思想风暴”。

  笔者才学不足,不敢断论,坦言也不敢认同。

  几天前,笔者出席黄山市新四军研究会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座谈会”,正好与资深徽学专家、《黄山日报》社的原总编陈平民先生同为一席,于是有了些交流。

  他作为《徽州楹联集粹》一书的主编,目前正在编撰栏目导读,对于邓拓的研究较之笔者自然深度不同,他认为:同为福建省福州市人并相同学名的邓拓,就是当年《北京晚报·燕山夜话》和《前线》杂志上赫赫有名的“三家村札记”的作者之一、《人民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的邓拓。

  此邓拓(1921-1966)乳名旭初,原名邓子健、邓云特,笔名马南邨、左海等,福建闽县(福州市区)人。他于1929年考入上海光华大学社会经济系。1930年6月加入中国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任《晋察冀日报》社社长、新华社晋察冀总分社社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人民日报》社总编辑、社长,中共北京市文教书记兼《前线》杂志主编、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撰写过大量社论和杂文,具有极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深受读者欢迎。“文革”中与吴晗、廖沫沙一起被污蔑为“三家村”成员含冤而死,粉碎“四人帮”后,获平反。

  邓拓短暂的一生,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生欲济世应碌碌,心为革命自明明”的远大志向和坚定信念。他曾于1944年5月主编5卷本《毛泽东选集》,是著名的政论家,坚定的共产主义革命战士,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此为一论。

  上网查询,又有人在2000年9月30日网上纠错,认为:把“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作者说成是那个与吴晗、廖沫沙同为“三家村”之一的革命作家邓拓,完全是搞错了。事实上此联为清代乾嘉时代的金石、书法和诗文大家邓石如自题于书房的楹联。

  邓石如(1743-1805),字顽伯,号完白山人,原名琰,后因避嘉庆皇帝名讳,遂以字行,安徽怀宁人,是清代书法金石学家和文坛泰斗、经学宿儒,邓派书法的创始人,擅长四体书,是清代碑学书家巨擘,其书法艺术是我国书法史上一座高耸的丰碑。此为二论。

  今又有人告知,此联为清代画僧石涛所书。因石涛与西溪南村颇有交集,今有学人吴军航著《名人与西溪南》一书佐证。此为三论。

  大凡种种,莫衷一是。究竟何论为精准,还请读者诸君不吝赐教,共同求证:“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的作者为何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专版
   第03版:文化
   第04版:时事·公益
读红色歌谣 忆峥嵘岁月(上)
徽州茶人小传:汪汝谦
一枧成潭
书边絮语
古联新考说邓拓
吴皖生趣题《墨竹》
本版责任编辑
黄山日报文化03古联新考说邓拓 2015-08-28 2 2015年08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