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作为中国革命一部分,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无数的革命先驱抛头颅、洒热血,用他们的青春和热情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革命战歌,先人的光辉业绩和革命传统永远激励着我们。笔者陆续读到一些徽州解放前流传在游击根据地的民歌,跟着它,我们似乎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一、红军歌
当兵就要当红军,处处工农来革命,官长士兵都一样,没有人来压迫人。
当兵就要当红军,贫富阶级要认清,资产阶级国民党,穷人阶级工农兵。
当兵就要当红军,队伍来了不愁贫,会做工的有工做,会耕田的有田耕。
当兵就要当红军,工农团结一条心,土豪劣绅反动派,杀得一个不留情。
当兵就要当红军,冲锋杀敌好为民,消灭吃人狼和虎,中国革命定成功。
这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歙县南乡游击根据地流传的民歌。从1927年至1937年,徽州革命发生了“小练惨案”和抗日先遣队转战皖南的重大事件,具有深远的影响。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在党的领导下,江西浮梁、湖北黄梅、皖北潜山及上海党组织先后派出党的地下工作者来徽州进行革命活动,先后在徽州各县建立党组织。1930年8月,小练支部成立;1932年,徽州工委迁来小练;1932年冬,建立皖南特委。1933年农历5月初的一天,皖南特委秘书刘伯林正在党员汪金发家开会。村民程继元打猎回家,见到家门紧锁就去找妻子汪姣仂,走到汪金发家门口,不顾门外负责警戒的阻拦,闻入屋内见到许多人时,大声高喊“你们不要在此暗中组织红军,不用三天要把你们消灭掉!”并用猎枪威逼妻子马上回家,否则要打死她。随后,程继元将见到的一切,分别向甲长齐双全、保长孙汉仁作了密报。保安司令刘健中得知情报后,立即命令副司令汪汉和歙县县长石国柱严密监视,准备组织围剿。5月31日晚,特委书记宁春发在小练林家继家开会时,不料,被屯溪保安司令部获悉,立即命令副司令汪汉,亲自率240多人,于下半夜两点多钟到达草市,兵分两路,一路由汪汉率领由篁墩进发,另—路由中队长刘勃带队从草市插入,然后包围小练村。同时,命令歙县县长石国柱亲自带领县保安队,到歙休交界的东关木岭(新潭乡东关村)堵截,并命令他们“全部剿灭,不留后患”。6月1日拂晓,国民党保安团一进村,纵火烧屋,砸门捣户,进行搜捕。惊醒的村民和正在开会人员一起,经过激烈的搏斗,终因寡不敌众,除特委书记宁春发携带部分党的重要文件突围外,当场有20多人被杀害,其余被押到屯溪杀害,据统计,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群众达47人,烧毁房屋7幢。“小练惨案”的发生,中共皖南特委遭到严重的破坏。
1934年7月5日,中共中央为推动抗日救国民族运动,牵制和分散国民党军,减轻敌人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压力,决定以红军第七军团(军团长寻淮洲、政委乐少华)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向闽浙皖赣边前进,7月7日,先遣队6000余人由江西瑞金出发, 1934年9月24日,红七军团自浙江翻过连岭到达歙县石门、旃田等地。三天后,先遣队去浙江。11月4日,红七军团与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合编成红十军团(对外仍称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分两路于12月10日到达黄山汤口、芳村会师。先后到达歙县许村、汪满田、大谷运,绩溪金坑、太平文雅街等地。1934年12月,先遣队在谭家桥战斗失利后,在方志敏的率领下,转战于皖南和皖浙赣边区的10余个县。1934年12月18日,在柯村进行了为期三天的休整。当红军进入皖南时,蒋介石调集11个团的兵力,进行追剿。从1934年11月至1935年1月,抗日先遣队转战于浙皖边、皖赣边和皖南,发生旌德、谭家桥等30余次大小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