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人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09年01月12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两个山村
这张照片摄于“文革”结束前一年的9月,后排左二是作者。
这张照片按照当年旧照片的阵容拍摄,可惜的是原先照片前排左三和右二的那一对亲兄弟已经去世多年了。
  □ 黄家佐

  我的两个山村,一个在黄山市的西部,一个在黄山市的东边。西边的那个山村,位于黟县、石台、青阳、祁门的四县交会处。东部的那个山村则在安徽的边界上,一抬脚就可进入浙江省的山区。西边的那个山村,叫作黟县美溪乡庙林村。东部的那个山村,叫作歙县金川乡长春坞。 

  我与这两个山村结缘已经四十余年。那还是上个世纪的1964年,我从北京中央戏剧学院毕业,被分配到安徽工作。那年省里有个特殊规定,当年的大学毕业生暂不分配具体工作单位,全部下农村,去担任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工作队的队员(工科毕业生除外)。于是,我就来到徽州山区,经历了长达三个年头的锤炼和磨砺。

  第一个山村——长春坞 

  长春坞当年的全名是歙县金川人民公社长春大队。尽管进山之前就有人让我们做好思想准备——那里是全县最穷的山区之一,但是进村以后,长春坞的贫穷还是让我震惊。山里的寒冬可谓滴水成冰,可村里的男女老少几乎全都穿着破旧的麻布单衣。村民们用十个字概括自己的生活状态:“身穿麻布衣,一天三顿稀。”驻村的工作组长交给我的任务是开展这个山村的青少年工作。于是,我就同这些身穿麻布衣的山区孩子们成天泡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教他们唱歌,给他们说笑话、讲故事,当然,还得组织他们学习中央文件。几个月下来,我渐渐喜欢上这些吃苦耐劳、性格开朗的山区孩子们了。每当我艰难而笨拙地站在陡峭的山坡上,同这些山里娃娃一起干活儿的时候,每当我看到那一双双挥舞铁锤的胳臂,一副副挑着石头的肩膀、一张张朴实可爱的笑脸的时候,我就不由得想起城里的孩子们,也许他们正在父母面前淘气、撒娇呢!我心里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写一部作品表现表现我们山里的孩子们,可当时我初出茅庐——心有余而力不足。 

  十年以后,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我的长篇小说《新来的小石柱》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向全国,小说主人公——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小石柱,深受广大青少年读者的喜爱。上海的一家电影制片厂决定把小石柱搬上银幕,并由副长厂领着主创人员到安徽深入生活。在我的鼓动下,电影厂的一行人,由我当向导,跋山涉水,风尘仆仆地奔赴歙县金川人民公社的长春大队。整整十年未见山里的乡亲们了,越是往山里走,我越是心潮起伏,兴奋难抑,可是进村一看,眼前的长春坞还是那么穷,乡亲们还是“身穿麻布衣,一天三顿稀”。我很沮丧,电影厂的主创人员似乎也很失望,但摄影师还是在山坡上为正在干活的十几个老乡拍了一张集体照,背景是一片无精打采的玉米地…… 

  “文革”终于结束了。改革开放终于开始了。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新的时代过去了十年、又一个十年、再一个十年。从长春坞陆陆续续传来一些让我惊喜的信息——— 

  “老黄,山里的生活好啦,翻了一番,还拐了一个弯儿!” 

  “老黄,公路已经进山了!你可以坐汽车从县城一直开到长春坞啦!” 

  “老黄,现在我们家家都有彩电啦,能看几十套节目呢!” 

  “老黄,长春坞家家通上电话啦,我家的电话号码是……” 

  初冬时节,我重返长春坞。往山里走,又是心潮激荡,兴奋难抑!这

  一回进村,我当然不会再沮丧了,因为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给这个普通的山村带来了令人惊喜的巨大变化。勿需在此文中赘述山乡巨变的种种细节,只要看看我按照当年那张旧照片的阵容,为那十几位山区朋友重新拍摄的新照片,一切就尽在不言中了!

  第二个山村——美溪庙林 

  结束了在歙县长春坞的工作,1966年的春天,我又来到黟县美溪人民公社庙林大队,身份依然是社会主义教育工作队的队员,工作任务仍然是开展青少年工作。虽然

  同是偏远的山区,但庙林大队社员的生活显然好于长春坞。如果说长春坞的社员是“身穿麻布衣,一天三顿稀”,那么庙林社员则是“棉袄身上穿,一天三顿干”。不知为什么,当时的庙林人嚷嚷口粮不够,可就是不爱吃稀饭。在这拥有六个自然村、近一千人口的生产大队,我生活、工作了九个月,身边又有了一批新的山区朋友。庙林的经济状况好于长春坞,我开展的青少年活动内容更丰富,规模也大得多。在一个盛夏之夜,全大队举行文艺会演,各生产队的年轻人举着松明火把,从各条山路上往大队部走来,好似一条条火龙在山间蜿蜒游动。天上繁星闪烁,地下火龙游舞,那场面,那意境,令人心潮激荡,至今难以忘怀。 

  去年仲秋时节,我重返黟县美溪乡,庙林给了我一个大惊喜!这儿竟然已经成为一个美妙的风景区,一个继本县宏村、西递之后的旅游新景点,被省外游客赞誉为“三十里水墨画廊、华东第一瀑布群”。尤其令我惊讶的是景区首期开发竟是村支书带领村民自筹资金完成的。这位支部书记叫王国华,很年轻,高中毕业,曾在上海某港商手下工作过两年,会开汽车,会使用电脑,其熟练程度令我汗颜。王国华的父亲是我当年身边的少年朋友之一,那时才十六岁。我在庙林的那一批青少年朋友如今都已是六十开外的人了。虽然一个个先后进入老年,但人生状态大都很不错,其中还有几位佼佼者。当年的团支部副书记,一个胖乎乎的山区姑娘,如今的白发老太太,她的儿子不仅考上了大学,而且已经成为北京某大学的研究生导师。当年的一个经常问我怪问题的黑皮少年,自学成材,从赤脚医生奋斗成为一名在当地小有名气的儿科医生。他教女有方,三个女儿分别上了大学、大专和中专。当年的一位挺聪明的帅哥——某村的团小组长,他锲而不舍,克服重重困难培养儿子,终于使孩子成了一名智商情商都很高的乡村企业家。还有一位当年山沟沟里的英俊少年——《新来的小石柱》的生活原型之一,如今则是一个老当益壮、精力充沛、勤劳致富的劳动能手…… 

  我手头留有一张老照片,那是1966年初春,《徽州报》的记者汪扬同志到美溪采访时,与我在打鼓岭瀑布前的合影。我们的身旁站着一个矮矮胖胖的男孩子。这男孩儿后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农村干部,先后当过十五年的村长,十五年的支书,还是两届县人大代表、两届县党代会的代表。当我在这位老兄弟面前夸赞美溪庙林新景象的时候,这个小老头儿却显得颇理智、颇冷静:“黄大哥,我们赶上了好时代,不过农村发展不平衡,我们这儿也一样,要解决的问题还不少,新的难题还在前头咧!” 

  即便如此,我也要祝福美溪庙林,祝福他们不断破解新难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断迈上新台阶,不断夺取新胜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人生
   第04版:广告
我的两个山村
吴运翔:农村科普不下鞍
怀念恩师程亚君
黄山日报人生03我的两个山村 2009-01-12 2 2009年01月1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