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古代廉政经验做新时代廉政表率

黄山日报 2024年07月17日 袁骁宇

  □ 袁骁宇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廉,仄也。按,堂之侧边曰廉,故从广。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户五尺,士三尺。堂边皆如其高。”因堂之侧边有棱角,呈方正之态且含锋锐,引申为对人正直不谄媚品行的夸赞,颂其有节操不苟取,始有廉洁之意。廉洁,小到为民拾金不昧,大到为官取财有道,皆君子之行,其行昭昭,其情泠泠,见利而不忘义,位显而不谋私。在其位而谋其职,操其柄而知谨身,承民望而奉国法,是历朝历代统治者整饬吏治、选树模范、激浊扬清,面向官员及百姓极为推崇、期冀弘扬的高洁品质。

  中国古代是典型的农业社会,农业社会需极度仰赖天时与节气,在适当的节点完成“春种、夏锄、秋收、冬藏”的规定任务。农民看天吃饭,土地是一家老小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而农民准确掌握了寒暑、干湿之变就能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除了上交一部分粮食给朝廷府库(一般十税一或十五税一),其余都可作为全年的口粮或来年的良种。封建社会,农民承担着纳税、徭役、兵源、官吏来源等各种政府赋予的社会责任,农民的农业生产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将农民安稳地固定在土地上,让他们心无旁骛地从事农业生产是统治者维持统治秩序、确保封建经济平稳发展的关键,农业社会决定了必须构建起以土地为中心的社会秩序,而人口频繁流动、市输市易、投机倒把等商贾行为会破坏这一秩序,蚕食统治基础,不利于财富的增值。因为商人始终干的是搬运财货而非生产财富,因此历朝历代都严格践行“重农抑商”“劝课农桑”的基本经济政策,统治者还要率先垂范,为臣民树立榜样。《礼记·祭统》:“天子亲耕于南郊,以共斋盛。”《谷梁传·桓公十四年》:“天子亲耕,以共粢盛。”西汉桓宽《盐铁论·授时》:“故春亲耕以劝农。”明清统治者还会在每年正月仲春亥日,到先农坛行祭农耕耤之礼,其“亲耕”的地块面积恰好是“一亩三分地”。皇后要行亲蚕礼,率领众嫔妃祭拜蚕神嫘祖、采桑喂蚕,以鼓励人民勤于纺织。为了维持农业社会的静态秩序,国家就需要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来实现自上而下的垂直扁平化管理。与此同时,因管理需赋予官吏不同层级的公共权力,权力的正确使用与否则诞生了反腐的迫切现实需求。

  中国古代廉政思想肇基甚早。早在夏代就有“夙夜惟寅,直哉惟清”(《尚书·尧典》)的说法,春秋时管仲认为“清洁于货”(《韩非子·外储说》)是设官置吏的重要政治条件,宣扬“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牧民》),把廉摆在影响国家存亡的核心价值地位上。战国韩非提出“明主治吏不治民”(《韩非子·外储说》),认为官吏清廉是管仲治齐与商鞅强秦取得成功的不二条件。周代以来,廉洁被视为传统士人最为重要的道德品格和职业操守,秦代法律规定:“凡为吏之道必清洁正直。”汉代察举制中,“举孝廉”是选拔官吏的重要标准,隋唐科举制中还设有“孝悌廉让科”。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之后吸取隋亡教训,将惩治贪墨作为治国方略的重中之重,时常告诫文武群臣“为主贪,必亡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贞观政要·贪鄙》)朱元璋以重典惩治贪腐,对付贪官甚有“剥皮揎草”之刑,全国县衙均有“皮场庙”以警惕继任官员一心为公,切勿害民。认为“吏治之弊,莫过于贪墨”“不禁贪墨,则民无以遂其生”。清高宗乾隆亦曰“劣员多留一日,则民多受一天之残,国多受一日之蠹”。封建时代,官员贪腐直接关系江山社稷的稳固,一旦贪腐不受节制,则必然带来国家财政被中饱私囊,增加了执法成本,与民争利盘剥民脂民膏,加剧土地兼并,导致“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失去了生产资料,被迫从土地中脱离的民众就会沦为奴仆或盗贼,社会治安大坏接踵而至,当贪腐加之民众的压迫超过其承载能力之时,人民就会揭竿而起,国家政权就会在农民起义的风雨飘摇之中逐步走向瓦解与崩溃。因此历朝历代封建统治者无不关心吏治,亲自过问或引导官员整体素质的建设,通过监察、定期考核、鼓励检举弹劾等各种形式,维持官员队伍的忠诚与纯洁,廉洁自然是他们最为看重的品质。

  除去封建统治者大力倡导下辖官员严禁贪墨,害民取利,百姓也对敢于反抗强权、为民做主、两袖清风的官员极为推崇并翘首企盼。中国素有“黄河清,圣人出”的俗谚,极为形象地反映了老百姓对明君与清官出世,涤荡俗世尘垢,带来天下太平的由衷渴求。盼望明君与清官拯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拨乱反正,再造盛世。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青天大老爷,深受百姓爱戴。一为北宋包拯包青天,一为明朝海瑞海青天,清廉刚正、素有政声、德润闾里。包拯甚至被民间神话,身前为民做主,身后同样也肩负起主宰正义的神圣职责。

  包拯(999年5月28日-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早年即以纯孝闻名乡里,见者无不交口称赞。于天圣五年(1027)29岁始登进士。历任天长县令、三司户部判官,以及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开封府尹、三司使、枢密副使等职。曾任天章阁待制,人称“包待制”,后为龙图阁直学士,卒赠礼部尚书,谥孝肃。其主要活跃于宋仁宗在位期间,忠心体国,忧国忧民,十分关注北宋边军、朝廷武备,反对宋真宗澶渊之盟订立的每年向辽国缴纳白银10万两、绢20万匹的岁币,宋辽以白沟河为界,互不侵犯的国策。认为辽国欲壑难填,难以信赖,实非长久之策,而应厉兵秣马、整顿军备、挑选精兵良将镇守四疆。其敢于直言劝谏,所言皆为国家症结,所忧皆为民间愁苦,从不以个人荣辱得失上达天听。甚至为了弹劾罢免外戚既无才又贪婪的庸官张尧佐,不惜得罪张贵妃,唾吐君王,害仁宗下不来台。幸而仁宗贤明,既往不咎,虚心纳谏,张尧佐终被解职,未因帝王好恶使一国家蠹虫忝居高位。

  包拯清官风骨,于斯最为昭著。庆历元年(1041),包拯调任端州知府(今广东肇庆),此地盛产质量上乘、做工精美的端砚。当时已誉满天下,更是上供开封的贡品。前代知府往往趁着进贡大都敛取贡数几十倍的砚台,来打点当朝权贵,以谋求仕途平顺。包拯到任后一改此风,规定每年上贡多少方砚台,就做相应数额的砚台,多一方都不要做。其在端州任知府三年,“岁满不持一砚归”。因革除靡费,历年来为制砚不堪其苦的当地百姓感激这位青天大人,还专门兴建包公祠用来纪念他的仁政。传闻包拯任满回开封之际,当地老百姓扶老携幼,拖家带口前来相送。出发时,当船行至江心突遇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下起瓢泼大雨,小船受阻进退失据。当时的观念认为是河伯生气故而设障,是在责罚船上之人欺瞒神明,以遂不轨。但包拯一向两袖清风、问心无愧,经查访,原来是包拯的书童推辞百姓殷勤不过,盛情难却,私下收下了端州百姓用红布包裹的一方砚台。包拯严词指责了书童,并怒将名砚沉入江中,河伯在收到砚台后果霎时停止阻扰,立马云收雨住,风平浪静,顺利地放包拯一行离去。包拯“怒沉端砚”虽是民间故事,但“岁满不持一砚归”确是白纸黑字,清清白白于史有载。当时的权贵、大臣、学士都以家中有几方端砚为荣,而包拯却近水楼台分毫不取,如何不令人感怀。面对历任地方官压榨百姓,通好权贵,却敢于打破“规矩”,铁面无私,如何不令人肃然起敬。包拯可谓知取舍矣!取的是法律的威严,家国的福祉,舍的是个人的私欲,不当的浮华。大国清官是国之脊梁,是公平与正义的理想化身,是幸福与希望的人间曙光。正是有了他们,文景之治才如此富庶,贞观之治才四海咸平,开元盛世才如此令后人神往……他们改造社会、他们塑造历史、他们弘扬文明,为中华民族守住了真善美的底色,为民族崛起撑起了几代人的信念。

  清官无论哪个时代,都是国之瑰宝,都是展示时代风貌最好的风向标。古已有之,于今仍当蹈踵蹑迹,不惭前贤。年轻干部身处如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都已十分富足的大好时代,是包拯海瑞们无法想象的黄金年代,需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远大志向,培育正确三观及政绩观,知取舍、明戒惧、守底线,坐得了慎独的冷板凳,经得住物欲的万花筒,听得清民声的入耳风,更应有自信追平甚至赶超这些中国古代知名的清官典范,在更好的时代力争做出更大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