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乡情萦笔端

——读历史小说《珠兰花》有感
黄山日报 2024年07月17日 汪红兴

  □ 汪红兴

  三年前,就得知杨有华老师要出本文集,许是好事多磨,直到今年前不久才见到。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珠兰花》,洋洋洒洒二十多万字,非常厚重。

  拿到书后,我仔细捧读,还是让我挺惊讶的,有“士别三日,当更刮目相看”之感。

  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似乎并不十分复杂。以在源芳乡境内发现的一块珠兰贡茶禁事碑为触发点,讲述的是发生在清乾隆年间,休宁出产珠兰贡茶的故事。描绘了当时县衙内的一众官员,利用向朝廷进贡之机,趁机巧立名目,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结果导致多地保长不堪其苦,于是联合起来向徽州知府上告,知府何达善体察民情,最终主持公道,追回了赃款,让珠兰贡茶得以健康发展。故事里虽有一些冲突,但没有大起大落,矛盾并不十分尖锐,没有刀光剑影,没有血腥屠戮,没有销魂柔情,总让人觉得似乎不够精彩,没有大开大合,缺少猛料。但他在构思过程中,有意识地巧设增加了不少亮点,如蒙面人的袭击、县官的断案等,让故事有波澜,为本书增色不少。

  这类故事,要想写好,是有一定难度的。杨有华作为大山之子,他熟悉这方沃土,为此在书中,他立足徽州本土文化,充分发挥了其奇特新颖的想象力,把人物放在休宁、屯溪及杭州、苏州等地展开,进行时空的转换,从而塑造了众多各具特性的人物形象。比如故事的一开始,并没有直接切入珠兰花茶,而是以休宁溪口朱家坑放排工朱昌九的故事为开端,写他跟在木行老板吴韵的后面,逐步走上了从商之路,后又得到休宁知县周其祚、杭州知府邵士棣等人的帮助,生意日益红火,但后来几起几落,不幸的是朱昌九在一次放排时意外丧生,头脑精明的儿子朱达山子承父业,不久邂逅苏州李字号茶庄老板,在其帮助下,在徽州各地种起珠兰花茶,为百姓增收致富,名声大噪后,徽州珠兰花茶成了名满天下的贡茶,才有了后面的官司故事。

  书中用了大量笔墨,生动地再现了当年徽州木商在新安江的风雨里拼搏,频繁来往于杭州、苏州等地出生入死的特殊经历,展现了一幅幅极富地域特色的风俗画面,是明清时期徽州风俗的再现。珠兰花贡茶在徽州曾经辉煌过,如今已是江河日下,日渐式微。

  杨有华老师旨在以借助珠兰贡茶为切口讲述这个故事,恢复历史上的珠兰贡茶,为休宁经济发展提供新渠道。这是他对故土拳拳之心的体现。当然,当一种物产一旦出圈后,里面就包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在书中他有意识地介绍休宁历史文化,比如县城轮廓、齐云山秀丽风光、唐寅与齐云山的故事、休宁乾隆七年会试大丰收、汪由敦倡修休宁会馆等诸多大事,充盈着休宁风味。

  这些逝去的过往,大多记在地方文献中,出自历代徽州府志、休宁县志及有关地方史料中,为此书中还引用了范成大、方回、唐寅、汪由敦等人的经典诗作,显然,他想通过这些名人的故事和历史诗词文章,来宣传有着一千八百多年的状元县休宁。可以说,这些典籍,大多年代久远,为繁体字,没有点校过,一般人都不愿涉及,只知一鳞半爪,而杨老师却能侃侃而谈,信手拈来,巧妙插入,可见,这些年他确实是花了不少功夫的。杨老师是个喜欢看书,爱琢磨的人,才会对地方文化如此痴迷,才能够化繁为简。书中有意识地抒写了许多浓郁的风土人情,比如以前新安江扎排放排的技巧、屯溪黎阳庙会的热闹、新安中医妙手回春等,这些记忆如今大多远逝,而只有在杨老师这一代人身上,还有挥之不去的记忆。杨老师在书中,就把他准确完整地记录下来了。在第三章《再次放排新安江》中,我读到其第二、三、四、五段文字时,看见他在描绘放排要打排时情景时,那些排甲、竹缆、竹帘等熟悉的词语,一个个蹦出来了,我就知道这是只有在新安江畔长大,做过这类活的人,才能描绘出来的。虽说,小说是虚构的,但里面的许多细节是真实的,只有源于生活的积淀,又有高于生活的书写,小说才会有顽强的生命力。

  可以说,正是这种浓浓的化不开的故乡情,让他在无数个日日夜夜,在灯光下、电脑前,静静地研究,青灯黄卷,漂白了四壁,寂寞地坚守着,孜孜不倦,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心中千千结。诚如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主任周晓光教授所言,作品文史功底深厚,叙述文笔老到,徽州风情稔熟,是一部非常不错的乡土历史小说。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的艺术。书中对朱昌九的精明能干、肯吃苦,对吴韵的乐于助人、眼光独特、慷慨大方,对朱达山的智慧超人、知恩图报,对知府何达善的明察秋毫,都有着生动细致的描绘,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和表现手法,人物形象还是比较鲜明的,其中有些细节,可谓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上个月,杨有华老师光荣退休,终于可以腾出大把时间读书写作,在黄山白岳间行走,书写这片古老而多情的土地,希望他能有更多精品力作面世,慰藉心中那绵绵不绝的乡情。